律师说法 /  LAWYER STATEMENT
双十一网上购物,小心冒充淘宝客服以退款为由的诈骗
来源: | 作者:行中律师 | 发布时间: 2020-11-11 | 565 次浏览 | 分享到:
现在,不法分子却利用消费者对客服的信任,假借购物退款进行诈骗,且不断升级各种诈骗伎俩,导致网购族损失连连。

今年的双十一

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

但随之而来的网络诈骗升级

大家更要擦亮眼啊!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谢某、陈某等两人犯诈骗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并罚分别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和七万五千元;其余四名被告人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并处三万元至一万元不等罚金。

2018年5月,还是逃犯的陈某见身边很多人冒充淘宝客服诈骗挣了很多钱,便萌生以此牟利的想法,随后联系上了老乡谢某,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利用淘宝网络实施诈骗。唐某等4人也应邀加入参与诈骗,一起在四川南充组织设立两个窝点,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洞,同时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无线网卡、手机卡、随身WIFI发射终端等作案工作,便开始实施淘宝网络诈骗。

注意

   一起来看看你的钱是怎样一步步被套走的









除赵女士外,李先生等受害人均是因淘宝退款上当受骗,最高额的被骗取2.5万余元。

分工作案 冒充客服实施诈骗

在实施诈骗中,这个团伙分成两组,分别由谢某和陈某负责,组内人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望风;有人负责租用诈骗所需的钓鱼网站和向他人购买淘宝买家的交易信息,购买淘宝买家的交易信息达2900余条;有人负责冒充淘宝客服人员实施诈骗,诱骗淘宝买家在钓鱼网站页面上输入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支付宝信息、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并对被害人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内的钱财进行转账、消费。


对所得赃款,两组在骗得金额内三七分成,谢某和陈某分七成,其余人员分三成。2018年5月底至2018年7月31日期间,被告人谢某团伙骗取各被害人资金合计24万余元,被告人陈某团伙骗取各被害人资金合计16万余元。

退款为由 引被害人入陷

根据被告人陈述,他们实施诈骗的流程是

先买淘宝买家信息

通过非实名登记电话联系买家

自称淘宝客服或店主,向淘宝买家核对信息

在核对是买家本人后

骗称买家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或者说订单异常

需要办理退款

通过飞信将“快捷理赔退款协议”链接发给买家

要求淘宝买家按链接的退款步骤操作。

一些警觉性不高的买家点击链接后就出现一个假淘宝退款界面,买家需要填写姓名,卡号、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信息,点击页面下方“获取短信验证码”后就掉入了诈骗团伙精心设置的陷阱。

淘宝买家在界面上填写的所有信息在被告人的电脑上都可以看到,他们利用买家填写的银行账号或者支付宝账号购买Q币、游戏币等点券,或者直接把钱转到洗钱账户。


如果遇到遇有账户资金缺乏的情况,又欺骗被害人需要提高支付宝芝麻信用分,在网络贷款平台借款,再制作、发送代为还款的虚假转账截图,让被害人将所借得资金存入上述账户,继而再进行转账、消费,或直接转入被告人提供的账户。

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告人谢某、陈某、唐某、沈某、杜某、唐某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涉及诈骗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属共同犯罪。被告人陈某、谢某又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其他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又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共同犯罪。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参与诈骗时间长短、已查明参与骗取资金数额、非法获利等情节分别予以量刑。

网上购物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而客服是帮助消费者解决购物疑问、售前售后等问题的中间人。


但是现在,不法分子却利用消费者对客服的信任,假借购物退款进行诈骗,且不断升级各种诈骗伎俩,导致网购族损失连连。

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特别是收到退款索要身份信息电话、短信,或者收到退款链接时,一定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注意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避免财物损失。

如何预防冒充客服诈

1、正规企业客服联系买家,基本是通过站内发送信息形式。如有人通过打电话或网络聊天自称是购买店铺的客服,请提高警惕。

2、通话中可详询对方工号和相关事宜,挂断电话后最好反打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求证。

3、如果涉及预交保证金,请反复核实,确保自身利益。若要求登入某个网址,填写银行卡等个人信息的,基本可确定为诈骗。

4、如遇此类诈骗情况,请及时拨打110电话进行报警。

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提高警惕,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任何要求转账、汇款、提供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如果你半信半疑,请向周边的人了解一下,请教一下。管好自己的钱袋子,谨防上当受骗!

注 :本文摘转载自“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摘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宣传法律法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