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说法 /  LAWYER STATEMENT
陕西省刑事立案量刑最新标准(二)——2020年10月19日更新
来源: | 作者:行中律师 | 发布时间: 2020-10-27 | 1933 次浏览 | 分享到:
敲诈勒索价值人民币3000元为“数额较大”(特殊情形为50%)或2年内敲诈勒索达3次,立案追诉,刑期三年以下。
陕西省刑事立案量刑最新标准(二)——2020年10月19日更新

注:根据罪行文件整理,内容仅供参考,相关文件标准已标注并附后。

4、敲诈勒索罪(刑法274条)【2】【12】

(一)敲诈勒索价值人民币3000元为“数额较大”(特殊情形为50%)或2年内敲诈勒索达3次,立案追诉,刑期三年以下。

(二)敲诈勒索骗价值人民币4万元为“数额巨大”(特殊情形(3-6)为80%,属“其他严重情节”),刑期三年至十年。

(三)敲诈勒索价值人民币40万元为“数额特别巨大”(特殊情形(3-6)为80%,属“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期十年以上。

特殊情形:

(1)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3)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4)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5)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6)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5、抢夺罪(刑法267条)【2】【9】

(一)抢夺价值人民币1500元为“数额较大”(特殊情形为50%)或者2年内3次抢夺的,立案追诉,刑期三年以下。

(二)抢夺骗价值人民币3万元为“数额巨大”(特殊情形(3-10)为50%,属“其他严重情节”),或者致人重伤、自杀的,刑期三年至十年。

(三)抢夺价值人民币25万元为“数额特别巨大”(特殊情形(3-10)为50%,属“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或者致人死亡的,刑期十年以上。

特殊情形:

(1)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的;

(3)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4)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夺的;

(5)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抢夺的; 

(6)抢夺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妇、携带婴幼儿的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7)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8)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9)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抢夺的;

(10)导致他人轻伤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6、诈骗罪(刑法266条)【2】【31】

(一)诈骗价值5000元(电信网络诈骗3000元)为“数额较大”,立案追诉,刑期三年以下。

(二)诈骗价值5万元(电信网络诈骗3万元)为“数额巨大”(特殊情形为80%,属“其他严重情节”),刑期三年至十年。

(三)诈骗(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价值50万元为“数额特别巨大”(特殊情形为90%,属“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期十年以上或无期。

一般诈骗特殊情形: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6)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

(7)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电信诈骗特殊情形:

(1)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2)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

(3)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

(4)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

(5)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

(6)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

(7)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的;

(8)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

(9)利用电话追呼系统等技术手段严重干扰公安机关等部门工作的;

(10)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5万元”(电信诈骗3万元)的财物为目标的,立案追诉。

电信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500人次以上的;

2.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5000次以上的。

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10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7、信用卡诈骗罪(刑法196条)【23】

(一)信用卡诈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恶意透支5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立案追诉,刑期五年以下。;

(二)信用卡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恶意透支5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刑期五年至十年;

(三)信用卡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恶意透支50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刑期十年以上。 

    

8、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刑法312条)【2】【16】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案追诉,刑期三年以下: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数额达到3000元。

2.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的。

3.掩饰、隐瞒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6.明知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犯罪所获取的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所获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而予以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违法所得数额达到5000元的。

7.掩饰、隐瞒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的。

8.明知是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而收购,数量达到50只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案追诉,刑期三年至七年:

1.掩饰、隐瞒价值总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

2.掩饰、隐瞒10次,或者3次且价值总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

3掩饰、隐瞒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5万元的;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6.明知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犯罪所获取的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所获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而予以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违法所得数额达到5万元的;

7.掩饰、隐瞒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五辆或者价值总额达到50万元的。


9、非法拘禁罪(刑法238条)【48】【50】

有组织地多次短时间非法拘禁他人的,属于“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拘禁他人3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在4小时以上,或者非法拘禁他人累计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应当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刑期三年以下。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案追诉,刑期三年以下:

1.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

2.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

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4.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7.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0、寻衅滋事罪(刑法293条)【26】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案追诉,刑期五年以下: 

1.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的:

(1)致1人以上轻伤或者2人以上轻微伤的;

(2)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

(4)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

(5)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6)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的:

(1)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

(3)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5)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6)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的:

(1)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的;

(2)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5)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二)纠集他人3次以上实施寻衅滋事犯罪,未经处理的,刑期五年至十年。

陕西文件依据:(点击查阅)

【2】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2017)

国家文件依据:(点击查阅)


【9】两高《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5号)

【12】两高《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0号)

【16】最高法《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11号)

【23】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8〕19号)

【26】两高《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8号)

【31】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6]32号)

【48】两高两部《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19年4月9日施行)

【50】最高检《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高检发释字[2006]2号)

注 :本文摘转载自“安全法律资讯微信公众号。摘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宣传法律法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